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去年以来,北斗产业在株洲城北快速崛起。11月24日,在位于株洲经开区的株洲北斗产业园内,占地65亩、总投资15亿元的赛德雷特卫星工厂项目一期施工现场机声隆隆,多台设备同时作业,上百名建设者在闭环管理中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目前,企业厂房及多栋功能楼已拔地而起,正在进行内部完善。该项目分为两期完成,一期主要建设总部基地和卫星工厂等,二期主要建设空间环境试验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卫星相关产品配套单位及中部地区商业航天模式转变和能力提升,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为推动北斗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应用化发展,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北斗产业人才聚集的十条措施(试行)》,包括优化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培养高精尖人才、发放安家补贴和购房补贴、人才贡献奖励、提供入学优待等10个方面,助力打造北斗人才集聚高地。依托现有的国家级研发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优势和人脉资源,加快引进北斗产业代表性团队。实行“管委会+产业公司+产业基金”运作模式,引进中美创投组建了5亿元规模的北斗产业园投资基金。与此同时,株洲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株洲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王庭恺,石峰区委书记、株洲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邹志超,株洲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毅鹏等多次赴省外招商引资,重点对接北斗相关企业。目前,株洲北斗产业园已引进了赛德雷特、椭圆时空等11个企业及项目,正在狠抓落地建设。
株洲北斗产业园将着力打造1+2+3+N体系,成立一个北斗信息技术研究院,打造“两个中心”,即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应用孵化创新中心,建设“芯片生产制造基地、北斗产品测试基地、北斗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三个基地,打造“N”个产业化示范亮点工程,构建北斗产业生态,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株洲经开区持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发展,紧紧围绕“链”字做文章,逐步形成了以中国移动(湖南株洲)大数据中心和湖南华云数据湖为龙头的大数据产业链和集聚区,并实现了数据储存、应用开发、后期建设的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锻造出强劲动能。
中国移动(湖南株洲)数据中心和湖南华云数据湖公司都是我区近年来招商引资的大数据重点骨干企业,也是全省重点建设项目。
中国移动(湖南株洲)数据中心项目占地279亩,总投资40亿元,规划建设数据机房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具备28万台服务器的装机能力,数据储存达到1500PB,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运,具备7300机架装机能力;项目二期已于今年8月启动建设,预计在2024年建成投运。二期建成后,将成为省内建筑规模最大、技术创新最优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五年内,中国移动(湖南株洲)数据中心规划产值将达到50亿元。
湖南数据湖产业园项目作为全省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总投资4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5亿元,去年12月底项目一期已建成投运,二期项目主体现已封顶。如今,华云数据湖就已有中车机电工业物联网建设、中科智感企业上云、湖南邮电设计院数据存储、伤科医院影像数据存储分析,交管TOCC等诸多项目投入运营,服务领域涵盖企业、教育、医疗、政务、设计等领域,总合同额8000余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2亿元。
借党的二十大东风,株洲经开区积极抢抓战略机遇,绘就发展新蓝图,重点围绕北斗导航和大数据等高端前沿产业全力发力,踔厉奋发,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高地,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